第569章 用余云岫的方法来处理,名人效应出现了 (第1/2页)
赵锡武和程老他们都看向方言。
从他的表情上,像是知道了他已经想出了主意。
赵锡武副院长于是率先问道:
“一刀切确实不妥,但是你说的润物细无声的办法,又是什么?”
方言回过神来,回应道:
“大学,我们可以从大学里新一代的中医学生开始推动。”
“嗯?”赵锡武副院长一怔。
程老接过话茬说道:
“你详细展开说说。”
方言说道:
“从教材和教方式上,给新入学的大学生他们植入正确的汉代用量,他们这些人都是新一代的佼佼者,影响他们那就是影响未来,哪怕他们之前经历过多年的学习,但是中药学四年,中医学五年,这么久的时间,不管是谁来,也会被纠正过来了。”
“而且咱们这也不是错误的消息,是完全有理有据的,年轻一辈的接受程度也高,加上我们还可以做临床验证,上学可是有大量时间让他们验证这些理论的,事实摆在眼前,他们肯定是能够接受这种转变的。”
听完方言的话过后,陈老和赵锡武院长都陷入了思索中。
方言这招其实也不是自创的,他是想到了余云岫的手段。
这家伙也是从教学里开始搞的润物细无声。
好多人都还没注意到一直搞的中西结合,正好借着这个机会,方言就开始连带着挫败他的阴谋,一起把纠正度量衡的事儿一起做了。
属于是,搂草打兔子,一举两得。
随后程老最先表态,他说道:
“方言的这个主意是不错,从今年新入学的中医大学生入手,既不用担心老一辈的人接受不了改变跳出来反对,也可以直接改变新一代的思想。”
赵院长思考的时间更加久一些,他思考的也稍微远一些,他说道:
“不过你这改变的只是少数啊,要知道全国上下的年轻医生,还有不少是考不上大学的,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儿。”
“上大学的人是少数,不能上大学的才是多数。”
“咱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乡村医生,那么多的赤脚大夫。”
方言点点头,说道:
“赵院长您说的很对,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走第二步了……那就是通过《华夏药典》制定行业内的统一标准,正好我是《华夏药典》的副主编之一,这事儿我去找他们商量商量,应该能做下来。”
“那这不还是要一刀切嘛?”赵锡武皱起眉头来。
“不会的。”方言摇摇头。
他解释道:
“制定标准,但是不要求强制执行,当然了,目前的情况也如此,我们要的,只是占据一个官方的名头而已,并且借着这个名头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儿,现在主要是先要把这事儿的正规性确立住,然后再徐徐图之,”
“我都说了嘛,润物细无声,要拉拢目前我们能拉拢的一切,我们先做好官方标准,增加影响力,有了影响力,自然会有更多人注意到这事儿。”
赵锡武副院长若有所思,程老说道:
“卫生部做的改革可不少,方言说的对,这事儿不可能一蹴而就,他提出来的是个好办法,可能需要好多年的时间,但是被影响到的人会越来越多。”
方言又继续说道:
“而且这也不是说,之前季同志说的计划就不能推行了。”
“同样是可以推行的,只是不用强制性的执行,只是将这个消息放出去,愿意试试的人,自然会去试,体会到好处后,他也自然会改变,不乐意去试的人,也不会因为担心一刀切,而跳出来。”
程老点点头说道:
“咱们华夏的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群人,只要不威胁到他们的饭碗,断了他们的活路,推行这些东西他们其实并不太在意,这也算是润物细无声的一种方式。”
方言点点头说道:
“没错,说的很有道理。”
赵锡武想了想说道:
“总结起来就是,学校教材标准完全改革,民间规定非强制执行。”
方言回应道:
“赵院长总结的很对,我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赵锡武想了想,说道:
“倒是……听起来有可行性。”
脑子里将之前方言说的方法过了一遍,确认没有什么大的不妥之处。
然后他就点点头,对着一旁的程莘农说道:
“老程咱们回去找教育部门的同志讨论下,征求一下各大中医院校的意见!”
程老点点头:
“嗯,行,这事儿道理其实很简单,相信能够推动起来。”
方言接过话茬说道:
“那我等你们这边推动起来,我就找《华夏药典》的同志说这事儿。”
赵锡武应道:
“行,那我们尽快把这事儿结果弄出来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