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仙书阁

字:
关灯 护眼
八仙书阁 > 北宋穿越指南 > 0178【当众表扬】

0178【当众表扬】

0178【当众表扬】 (第2/2页)

眼见活字印刷术得到改进,立即就萌生刊印诗集的想法。
  
  就连蔡京,拿到书页之后,都忍不住感慨:“此法大利天下,贫寒士子亦可多多购书。”
  
  除了清晰度,众臣关注的,还有字体和标点。
  
  如今只刻了逗号、句号,却已让大家觉得方便。特别是有老花眼的,不用再慢慢断句,看书时能一眼扫过。
  
  工匠们还在忙碌,郑居中快速出列,举着笏板说:“恭贺官家得此利器,文教之功直追三代!”
  
  靠进献祥瑞而当上副宰相的白时中,更是大呼道:“此祥瑞也,我大宋天命永在!”
  
  开封府尹盛章连忙附和:“官家天命在身,大宋江山永固!”
  
  一声声赞贺,一句句马屁,把宋徽宗捧得飘在云端。
  
  蔡京忽地带头下跪,再次重复“丰亨豫大”的理念。
  
  常朝仪是不准下跪的,违背礼制,要罚工资。
  
  但蔡京都跪了,而且皇帝还很高兴,其他人敢不跪拜吗?
  
  蔡党齐刷刷跪下,郑居中和郑党也跟着跪,其余大臣只能陆续跪下。
  
  看着跪拜的文武百官,看着还在印刷的工匠,宋徽宗一眼扫过大殿,有种俯视天下的俾睨之感。
  
  宋徽宗大笑:“朱铭改进活字印刷术有功,升通直郎、权发遣知相州事。”
  
  通直郎虽然是正八品,比之前的从八品只升了一级。
  
  但是,这玩意儿属于朝官!
  
  朱铭第一次授官是选人,第二次授官是京官,第三次授官直接变成朝官。才一年时间啊。
  
  不过,跟蔡薿、李邦彦比起来,朱铭这种升迁速度又似乎不算啥。
  
  蔡薿从新科状元,九个月就升为从四品。
  
  李邦彦区区校书郎,直升吏部员外郎,还兼掌议礼局。
  
  朱铭还是升得太慢啊!
  
  侯蒙忍不住提醒:“官家,相州知州,此时姓韩。”
  
  宋徽宗一怔,嘀咕道:“俺却把这事忘了,便改为权发遣知濮州事。”
  
  朱铭有点不高兴,他想做相州知州,是奔着岳飞去的。
  
  就算找不到岳飞,还能顺手挖点甲骨文啊。
  
  改去做濮州知州有啥用?
  
  但韩家霸占着位置,宋徽宗如果敢换人,就是违抗先帝遗命。
  
  一般而言,做官都需要回避籍贯。
  
  韩家属于特例,韩琦是相州人,却多次担任相州知州。而且,他的嫡系一脉,可以世袭相州知州。
  
  韩琦的嫡长子韩忠彦,不用科举,直接做官,资历足够了,就去做相州知州。
  
  嫡长孙韩治,同样如此,目前便在相州知州的位子上。
  
  嫡曾长孙韩肖胄,资历已经熬得差不多,只等父亲升迁之后,就可以前往相州继位。
  
  爵位算个屁,人家保底世袭知州,而且还能继续往上爬!
  
  宣布完朱铭的任命,又把黄蔼的勋阶升两级,赐钱三百贯,继续担任国子监主簿。
  
  然后,宋徽宗就跑了,还把王黼、李邦彦叫上。
  
  君臣三人都不着调,同乘马车前往延福宫。李邦彦新创作了黄色杂剧,已经排练好了,与王黼一起亲自出演。
  
  其他大臣,廊下赐宴。
  
  郑居中、刘正夫、侯蒙、白时中等正副宰相,纷纷过来为朱铭道贺。
  
  朱家父子圣眷日隆,这谁都看得出来,必须予以拉拢。
  
  只有蔡京拉不下脸,他被朱铭拒绝亲事,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的笑柄。
  
  盛章顾及蔡京颜面,并未立即示好,但改天肯定会登门拜访。
  
  韩琦第五子、驸马韩嘉彦,也跟同为驸马的钱景臻,一起走到朱铭面前:“恭喜探花郎!”
  
  “不敢当,”朱铭心头虽不爽,脸上却露出笑容,“韩氏世袭相州,在下实在冒昧,差点就冲撞了。”
  
  韩嘉彦说:“不妨事的,官家实在要赐官相州,我韩氏不过避让两三载而已。”
  
  这个操作也行,立即给相州知州韩治升官,再让韩治的儿子等两年,就可以把朱铭扔过去了。但宋徽宗懒得这样搞,他不知道什么岳飞,觉得朱铭去哪里做官都一样。
  
  钱景臻说道:“成功最近忙碌,都不怎来俺家玩耍,原来是在改进活字术。改天设宴,成功可一定要来,也算为成功外放践行。”
  
  “长者有请,晚辈不敢推辞。”朱铭拱手道。
  
  韩嘉彦笑着捋胡子,他有个孙女,跟朱铭年龄相仿,打算让钱景臻牵线做媒。
  
  韩氏清贵得很,虽然世袭相州,肯定鱼肉乡里。但脸还是要的,没有盘剥得太狠,得维护韩琦死后的声誉。
  
  他们在朝中并不攀附奸党,同时奸党也不愿招惹韩家,算是比较独特的中立派。
  
  朱家父子受皇帝宠信而不作恶,名声还好得很,这种表现太对韩家胃口了。
  
  于是,韩嘉彦想招朱铭为孙女婿。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