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仙书阁

字:
关灯 护眼
八仙书阁 >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> 第二十六章 碎第四扇门,破走井法子,捏死凌惊怖 (万字大章)

第二十六章 碎第四扇门,破走井法子,捏死凌惊怖 (万字大章)

第二十六章 碎第四扇门,破走井法子,捏死凌惊怖 (万字大章) (第1/2页)

徐行虽然早已在燕赵身上,领略过这些内力强者惊人的生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。
  
  可凌落石这种,即便是被扯掉头盖骨,都能安然存活,甚至是不影响战斗力的例子,也实在是让他耳目一新。
  
  而凌落石将头盖骨藏在腹中的做法,更是让徐行大开眼界。
  
  原来,内力还可以做到这么方便的事,奇思妙想,实在是奇思妙想。
  
  徐行从中窥出,这些内力修炼到极高境界的绝世强者们,虽然没有刻意进行炼体,但他们的身体结构,亦因内力有了某种非人的变化。
  
  这种变化并非是“见神不坏”的无漏之躯,而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成就。
  
  无垢无漏的人仙之躯,就像是一件坚不可摧、外刚而内韧的锋刃,等闲不会受伤,可一旦伤势严重,就会立即有损战力,并且不易医治。
  
  而这些内力武道的大成就者们的身躯,在被内力长期浸染,且形成了自主的“内力循环后”,已经染上了与内力相似的性质,可以说是一种半能量体。
  
  ——正因如此,此界的内力武者们,才能够利用五行遁术,融入灵力中,借助水、火等事物遁形。
  
  这种体魄虽然比较正面硬拼的爆发力,要逊色不坏之躯。
  
  可他们复原的速度极快,并且只要内力不耗尽,哪怕受了诸如头盖骨被扯飞这样的伤势,也能酣战如常。
  
 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,已经完全可以看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。
  
  带着这种意料之外的兴奋,徐行迈动粗壮的大腿,再次朝大将军进击。
  
  这一次,他施展的乃是密宗“香象渡河”的绝世身法,一举一动,简直就像是挟龙象巨力,震动天地,令诸邪魔降服皈依。
  
  一步踏出,两人周遭那因对掌而产生的平整圆形地带,立时再次剧烈震荡,翻起一圈圈泥土浪头。
  
  徐行就像是一头乘风破浪的暴猿,以分开大海的气魄,冲至大将军身前。
  
  他左手运使学自燕赵的“神手大劈棺”,以一种无比豪迈的姿态,骨节如枪,手掌则是松软如毫,绵里裹铁,像是挥毫泼墨一般,抹向大将军。
  
  右手则是气血鼓荡,蒸腾出更胜天下间任何纯阳内力的旺盛热力,施展出逍遥派“天山六阳掌”中的劲力最纯最厚的“阳歌天钧”,平平拍出。
  
  徐行这一动,不只是齐聚了拳术打法中的“内外三合”,更是实现了天、地、人的“大三合”。
  
  原本无形的灵力亦为之牵引,化作一条条璀璨绚烂的飘带,向后方舞动翻滚。
  
  大将军面对这前所未见的恐怖力量,却没有丝毫动容。
  
  他双手十指并拢,就像是一块雄镇天地八极的铁碑,又像是一面号令天兵天将的令牌,拦在徐行双手之前。
  
  两人再次碰撞,落入颓势的的竟然是始终所向披靡、势不可挡,以无敌之姿横行战场的徐行!
  
  这一次,甚至没有激发出任何巨大的声响,周围也并无任何震动,四只手掌相互角力,胶着不动。
  
  两人周遭三十丈范围内,所有高手,都感觉自己下盘不稳,不像是踩在坚实大地上,倒像是浮在波澜壮阔的海潮中,被一道强劲的暗流旋涡带动,不自觉地朝战场中心卷去。
  
  徐行只觉得,大将军的手掌比起血肉之躯的手掌,更像是两个通往不可知之处的黑洞。
  
  有一股无比汹涌、无比澎湃,且至锐至厉的狂猛力量,从两座黑洞中冲出,将徐行的双手彻底捕获,令其难以撤招,就连双膝也微微弯曲。
  
  直到此时,才有仿佛从远空深处响起的雷鸣,无远弗届地传来,两人的上下左右、四面八方,也腾起一股股龙卷般的飓风,飞沙走石,直令天地沉沦,星月无光。
  
  “嗯?!”
  
  风暴最正中,徐行一低头,就能够清晰地看见,大将军那颗水晶头骨正在以某种频率闪烁,散发出幻彩七色,仿佛跟天地中某种无形存在共鸣,并将其力量彻底牵引过来。
  
  他更用“打破虚空”的精神境界,察觉到在大将军周遭,的确聚集着某种凶戾、锋锐、狂暴的灵力。
  
  这股灵力不像是珍珑大阵所用天地八卦之属,皆附着于山石草木,而是如幽魂般飘荡世间,无依无靠,直到大将军运功,才猛地聚集过来,形成一股难以抑制的狂暴力量。
  
  这种力量——正是杀气!
  
  这个世界的所谓“灵力”本就是武人逝去之后,无主内力抑或说是强悍灵魂凝结而成的产物。
  
  在这个武道昌盛、满是刀光剑影,血雨腥风的江湖里,无论武人修炼什么神功,都会具备一件共同的东西,那便是杀伐煞气。
  
  无论是为了什么理由,想在这种世界厮混,战心、斗志、杀意都是必不可少。
  
  而越是强大的高手,这种意志就会越强烈,在他们身死后,也会残存更长时间。
  
  因此,这种力量才是天地灵力中,占比最大的部分。
  
  屏风四扇门大法,本就是一种吸纳天地杀气为己用的无上神功。
  
  所谓“起承转合”四扇门,就是因为人体难以直接负荷这种狂暴力量,才要经过这样一番曲折。
  
  可哪怕有四次过滤,其中太过杂糅、混乱的意志,仍是会影响修行者的心智,最终都逃不开一个走火入魔的下场。
  
  江湖传言,就算是创出此功,仗之以横行天下,几无抗手的“九五神君”宋抱石,也因此后患而陨落。
  
  其实,鸠摩智以及梁癫、蔡狂这种密宗高手修行的观想法,原理亦是与之类似。
  
  只不过,他们吸纳的乃是被密宗无数高手,以自我神念约束、固定下来的神佛形象。
  
  并且这些神佛都各自有代表的灵力,可以相互抵消、融合,所以才能保障安全性。
  
  这也正是此类功法的两难之处,越纯粹的力量吸纳起来就会越强悍,可后期走火入魔的风险就越高。
  
  若说鸠摩智等人走火入魔的几率是两成,那如大将军这种炼法,就完全是十成十。
  
  这个死结,大将军哪怕练了几十年的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也无从解决,至少是无法独立解决。
  
  但他依旧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。
  
  既然无法独立承受这种力量,那就另外的存在,来帮助自己分担压力。
  
  这个存在,正是水晶灵石。
  
  这个世界的水晶灵石乃是一种奇物。
  
  据温老师所说,这种灵石沉积在地底里,至少要经过亿万年以上经过几次大爆炸地形的整合后才能形成,而且还得要再经过以亿数年月的地壳变动才能成形。
  
  它有一种神秘的力量,甚至还有多种特异的功能,故而,被列为“佛门七宝”之一。
  
  天下六大高手“笑看涛生云灭,多指横刀七发”中的惊涛书生吴其荣,正是在一个布满水晶灵石的山洞中,练成了天下闻名的“活色生香掌功”、“欲仙欲死掌法”。
  
  而如今还未正式下山的天衣居士弟子王小石,也正是用这种特殊的晶石作为秘密武器,六分半堂的大堂主“低首神龙”狄飞惊,亦是常年佩戴一枚晶石。
  
  水晶灵石虽是奇物,自也难不住大将军这等江湖上首屈一指,威震黑白两道的大人物。
  
  可是,取得了水晶后,他又遇到了难题:
  
  ——要如何将这水晶利用起来?
  
  收集水晶灵石还不算什么,可以大张旗鼓的进行,但是如何利用这水晶,事关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的修行诀窍,以大将军的多疑性子,却绝不愿意透露给第二人知晓。
  
  所以,他只能暗自摸索,这一摸索,大将军才知道,为何江湖上那么多收集水晶灵石之人,却只有以上几人,凭借水晶闯出了威名。
  
  只因要引出其中的奇力、异力,令这力量为自己所用,实在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。
  
  水晶外壳极为坚硬,神念难以渗透,若是击碎,其中灵力又会逸散。
  
  就在冥思苦想中,大将军想到了去请教自己的上司,曾经在西夏战场上,并肩奋战过的“左武王”赵烈。
  
  赵烈让他去结识一个人,正是暗算了无崖子,叛出逍遥派,彼时还没有闯出“星宿老仙”名头的丁春秋。
  
  大将军的“将军令”,本就是一种内蕴奇毒的霸道掌法,与丁春秋的“化功大法”不谋而合,两人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。
  
  大将军也由此知道,丁春秋手中,有一尊从逍遥派宝库里盗出的奇异宝物,名为神木王鼎,能够以木属灵力炼化天下万药。
  
  丁春秋正是凭借这尊小鼎,才能将时刻炼制新毒,维持体内毒素平衡,练成这独一无二的“化功大法”。
  
  大将军这才明白,左武王让自己来找丁春秋,正是为了这尊神木王鼎。
  
  所以,大将军便以出人出力,替丁春秋建立星宿派,并为他联系老字号温家好手,共同研究毒术为代价,求取神木王鼎。
  
  丁春秋也的确是个舍得下本的枭雄性子,竟真将关乎自家性命的珍宝,借给了大将军。
  
  无量山之战后,铁手等人虽是从丁春秋的血肉中翻出了神木王鼎,只可惜这件奇宝已被徐行的掌力打得崩裂,难堪大用。
  
  徐行听到这个消息后,都为之痛惜了片刻。
  
  丁春秋活着的时候,都没能用化功大法伤到他分毫,死后却能用这种方式令徐行心痛,亦算是不枉此生。
  
  大将军正是用这件奇宝,用自身丰沛至极的内力点火,将手中的水晶灵石炼化成一个头骨。
  
  因为这头骨乃是大将军用内力炼成,故而能够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频率,与其人脑波共鸣,帮他过滤杀气中的纷乱意志,不至于太快走火入魔。
  
  大将军正是凭借此物,将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强推至“第三扇门”的巅峰境界,并且半只脚踏入了“第四扇门”中。
  
  正因这水晶头骨的宝贵,大将军不仅没有告知任何人此物的存在,甚至用一种堪称狠厉的方式,将其纳入腹中收藏。
  
  哪怕此举会让自己一举一动,都会感受到撕裂般的疼痛,可大将军仍是甘之如饴。
  
  他向来是个足够狠的人,对旁人如是,对自己亦如是。
  
  按照大将军的推算,若是再这般勇猛精进地修行下去,等到这头骨不堪重负那天,自己该也能练成“第四扇门”,并舍弃其余三门的功力,彻底大成。
  
  所以,大将军才会定下一个月的战约,就是要等待自己的“屏风四扇门神功”彻底大成。
  
  可他没有想到,徐行竟然会主动打上门来,并且所选时间,竟是在这个自己即将大功告成的紧要关头。
  
  大将军更没想到的是,这个年轻人武功竟然高到了这种地步,仅仅交手数十合,就连自己的头盖骨都扯了去。
  
  所以,他只能采取施展最后的手段,那便是干脆将这水晶头骨,强行用内力,粘合在自己的头颅上,将水晶化作身体的一部分。
  
  在此前,大将军也从未想过,要如此利用这水晶头骨,可是在生死关头,他却福至心灵一般,领悟了这种超越常理的用法。
  
  现在看来——这感觉还不赖!
  
  大将军的透明头骨里,再次亮起代表兴奋的红色光芒。
  
  他面色狰狞至极,仰天狂啸一声,将军令再次发动!
  
  本就汹涌澎湃的杀气洪流,在此际再次攀升、高涨,甚至是凝成有如实质一般的红黑相间的狂潮,在大将军周身喧沸滚荡。
  
  大将军那原本通体澄金的身躯,也一下子也腾起代表杀戮和暴力的红黑光焰,凝如实质的气势如山呼海啸般涌来,将徐行的巨躯彻底吞噬。
  
  徐行甚至感觉自己一下子回到了大明世界,回到了那个跟朱天都决战的暴风雨夜。
  
  虽然论时间,不过只过去了几个月,可这种风雨交加,下盘不稳,甚至是摇摇欲坠的熟悉感觉,对徐行来说,已陌生得像是上辈子的事。
  
  ——不过,就是这样的战斗,才叫有趣!
  
  这种久违的惊险逼命感,令徐行无比怀念,更令他无比兴奋,徐行将“移山真形”的力量催发到极限。
  
  既然双掌被钳制,他便直接抬起右腿,以一记再标准不过的穿枪脚,裹挟层层叠叠的暴风气流,点向大将军的胸口。
  
  哪怕有七成力量,都凝聚在双掌中,可这三成力的踢技,亦非是寻常高手所能承受之重。
  
  哪怕是现在的鸠摩智,选择运起全身之劲硬抗,也未必能安然接下。
  
  可大将军却依旧是不动不摇,只是双掌劲力一震,便将徐行整个人的身躯震得颤抖不已,向后倒退一步,原本用于出击的右腿只能猛然踏地,用来支撑身躯。
  
  再抬眼,大将军的水晶头骨已近在眼前,一记“将军令”卷起凝聚起红黑色的凶戾罡气,如一柄开山裂地的神斧,当头斩落。
  
  徐行右臂一架,肌肤紧绷,皮肉裹劲,骨骼关节卡死,就像是重逾万斤的铁闸门,将这一击将军令接下,同时左手出击,跟大将军的左手互拼三招。
  
  三招之后,徐行这口气已消耗到尽头,可大将军的力量却好似无穷无尽,不换气、不收招,依旧掩杀而上。
  
  徐行刚后退一步,他又迎头轰出三招“将军令”,并且辅以“走井法子”的控水奇能,令漫天血雨化作黑红相间的冰晶风暴,旋转切割。
  
  在大将军身后,罡气凝聚如一扇勾连天地的门户,源源不断地吸纳杀伐煞气,以及战死者的尸体,甚至是活人的身躯!
  
  许多朝天山庄弟子都被这股力量扯得离地飞起,又在半空被碾成血肉碎片,汇成一条条血河,继续注入大将军体内,令其神情越发狂烈。
  
  屏风四扇门大法,最后也最巅峰的境界,名为“合”门,起承转合这四扇门里,可以说前三扇门都在为最后这一门做铺垫。
  
  起、承、转,三扇门都是在旨在利用这天地间的力量,可这种“利用”只是暂时,但凡出击便会消耗,只能在战斗时增强招式的威力,
  
  但是第四扇门不一样,一旦“合”拢,便能将天地间的杀伐煞气留在体内,化为“内力循环体系”的一部分,用于增强根基。
  
  所以,想要练成第四扇门,就必须要舍弃前三扇门的修为,只因到了这个境界,这来自天地间的杀气,已是达到了另一种层面的“至纯”。
  
  若是在此时,再混杂进旁人的内力亦或是其他灵力,便会有损功体,反倒是不利于战斗。
  
  徐行的爆发力虽是更胜过大将军一筹,却被他用这近乎无穷无尽的力量,给逼得步步倒退。
  
  不过,在这种埋身战领域,徐行的经验实在是太过丰富,哪怕是在最危急的紧要关头,他也有应对之法。
  
  此界的武者们,由于有内力这种无比好用的力量,除了铁手这种异类外,基本很少有人愿意沉下心来,打磨自己的拳技拳术。
  
  此界的武学发展,也呈现一种“大招流”的趋势。
  
  在这个世界的高手之争中,一切的白刃战埋身战,甚至是心理战气势战,都不过是为了最后杀手锏做铺垫,譬如大将军的“屏风四扇门”、诸葛正我的“惊艳一枪”等。
  
  只要最后杀手锏掌握得好,即便之前落入再大的下风,也可以在刹那间扭转局势。
  
  反之,若是最终杀招逊色一筹,即便优势再大,也会彻底落败身死。
  
  所以,在如今这种纯以肢体赤手互搏的战局中,徐行这个从炼身流武道世界杀出来的天下第一,论经验、战技、打法,仍是世间无双!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