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仙书阁

字:
关灯 护眼
八仙书阁 >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> 第三十八章 金刚伏魔难伏我,扫地神僧终现身 (万字章节)

第三十八章 金刚伏魔难伏我,扫地神僧终现身 (万字章节)

第三十八章 金刚伏魔难伏我,扫地神僧终现身 (万字章节) (第2/2页)

始终稳立不动,呈品字形站立的“三天”也被徐行凶猛如潮的拳脚攻势,逼得节节倒退。
  
  四人刚一挪步,脚下便响起狂猛爆破声,整座方圆百丈有余的演武场都剧烈震动了一下,原地青石板寸寸断裂,再冲天而起。
  
  一时间,泥土飞溅,石砖四起,好像有万斤火药埋藏其中,直到此刻才被四人的交手引爆,同时炸开,才能造成这般地动山摇的场景。
  
  徐行一方的高手,都见过他化身十尺战躯的场景,故而并未有太多吃惊。
  
  这些人甚至光看徐行连“真身”都没拿出来,就知道他仍是留有余力,心中更是放松。
  
  可少林一方的僧人,却是无不面露惊骇之色,首次对“三天”没了信心,身陷“金刚伏魔圈”中,还能爆发出如此力量,实在是当世罕见。
  
  ——甚至是绝无仅有!
  
  不过,纵使“金刚伏魔圈”都险些被这一击突破,“三天”却是不惊反喜,知道这是魔头彻底滋生,无法自控的表现。
  
  三人同修此法数十年,早已将这门合击绝技练到了心意相通的地步,就连一念之间的神意沟通都不需要,只一弹指的功夫,便同时出手。
  
  哪怕这种“同时”,哪怕是乔峰、巫行云看来,也根本分不出先后。
  
  霎时间,一条灿然金光汹涌而起,其势之猛之烈,简直要直冲云霄,遮蔽明月,将这漫天烟尘、狂飙乱流,都给染成一片金黄,令漆黑穹苍化作金光海洋。
  
  可是,只消片刻,这金光便无缘无故地消失在半空中,像是被一只无形大手给彻底掐灭,唯留一条笔直冲天的灰黑烟气。
  
  烟雾中,但见“三天”身形狂舞。
  
  他们眉宇间,都浮现出一抹黑红相间的气息,面色痴狂,仿若陷入一场难以挣脱的噩梦中,又像是被某种诡异存在附身。
  
  徐行却身姿卓然如故,衣袂飘扬,一派谪仙风姿。
  
  他摇摇头,一甩袖子,道:
  
  “借助阴魔念头,必要遭受魔头反噬,你们的慧剑,固然断灭魔念,又如何拦得住人心起伏?
  
  须知,魔念本就非是来自外物,而是源于自身,当你们三人起了争强好胜之心,此阵便也是不攻自破。”
  
  言语间,三条绚烂辉煌的金光,凝成三条纤细长线,刺进“三天”眉心处,三人的癫狂举止立时止住,身形踉跄倒退,呕出一口血来。
  
  徐行看向天象,摇摇头,遗憾道:
  
  “你的心境倒算是练得不错,可惜,其他两人仍是修心不足。”
  
  天象乃是三人中功行最深,心境最稳的一人,受徐行一拂,当即清醒过来。
  
  看着徐行眼中犹然跳动的黑红魔光,以及若隐若现的灿金佛光,他苦笑一声,涩声问道:
  
  “方才之战,徐掌门难道根本就没有入魔?”
  
  徐行微微一笑,只是道一句:
  
  “你们这阵势也颇有巧思,我若不顺从一番,岂非是太过不解风情。
  
  而且,不是我要堕入魔道,而是魔道之力,要为我所掌。”
  
  天象想到这位逍遥派掌门的成名之战,目光一缩,不敢置信道:
  
  “徐掌门,你莫非练了‘屏风四扇门大法’?你难道不怕杀气反噬自身?!”
  
  天象等人这道阵势,本就借鉴了一部分“屏风四扇门神功”的真意,故此他们也颇为了解,这门武功的限制。
  
  其实,“金刚伏魔圈”本就是为了针对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而设计,蕴魔、伏魔之能,更是专门克制一切借助杀气的武功。
  
  可天象在刚刚的战斗中,却没有从徐行身上感受到半点属于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的气息,更没有从他身上引出超越“正常范畴”的魔念。
  
  一想到这个“正常范畴”,天象才猛地意识到,若非练过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,他怎会能把这个尺度把握得如此完美?
  
  ——原来他们三人从一开始,就被这位逍遥派掌门玩弄于股掌之中。
  
  徐行没说话,只是伸出食指,在眉心处一抹而过,显出一道黑红相间,形如竖瞳的光华。
  
  这竖瞳虽是一闪即逝,天象却依旧能够感受得到,其中那股引而不发,含而不露,沉凝如渊海的狂猛杀气。
  
  想到徐行身负如此杀气,举止还能如此轻松,再联想到自己等人练习“金刚伏魔圈”的艰辛,天象就觉心头升起一种难言的虚幻感。
  
  哪怕当初面对燕狂徒时,他也只是感慨于这老狂徒武功之高,实是横绝古今,仍不改勇猛精进之心,一意奋起直追,才有了今天的修为。
  
  可如今面对徐行,天象却首次失了追赶的勇气,只是心中涌出一种,诸葛正我也曾有过的感慨。
  
  ——我是不是已有点老?
  
  他屡次张口,最终还是长叹一声,诚心实意地佩服道:
  
  “不曾想,这世上,竟然当真有能降服心中魔念之人,徐掌门之能,老僧万分佩服。”
  
  其实,刚刚进入“金刚伏魔圈”时,徐行无论用纯粹的力量,还是用几大真形自带的神通,都可以轻松破去这道阵势。
  
  他只不过是想要见识一番,此阵发挥到极致,究竟能有怎样的力量,才陪天象等人玩玩罢了。
  
  毕竟,哪怕没接触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前,徐行都可以凭借自己的“打破虚空”之境界,完全屏蔽杀气魔念的影响。
  
  更何况,他现在已练成“牟尼诛”?
  
  其实,“金刚伏魔圈”最后一变的爆发,不只是“三天”内力相加那么简单,还有阵中高手自己的力量。
  
  此界的武林中人,一旦意识到自己心神出了问题,蕴生出难以自控的魔头,第一反应都会是先解决内忧。
  
  越是高手,就越注重心神澄澈,在这一瞬间爆发出来,降服自身魔念的力量就会越大。
  
  这力量,正好就能为“三天”利用,拿来降服他们自身的精神、肉体。
  
  可以说,“金刚伏魔圈”本质上,是一种要入阵者自己打自己的武功。
  
  只可惜,徐行的精神境界、肉体力量,都已超过了三僧可以降服的范畴。
  
  他哪怕没有刻意用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去诱使“三天”滋生魔头,只是简简单单的等待,“三天”就已撑持不下去,被杀气所反噬,自己入魔。
  
  不过,“三天”虽然没能给徐行造成麻烦,可他们的阵法,也的确有学习的价值,别的不说,他们伏魔的手段,就很值得徐行借鉴一番。
  
  徐行更是从中,感受到数种截然不同的功法意境,结合自己的见识,他缓缓开口道:
  
  “你们这道阵法,虽是以杀气为用,本质上却仍是一种伏魔神通。
  
  如果我没看错,这‘金刚伏魔圈’除开借鉴了屏风四扇门大法,以及你们少林自己的‘怀抱天下’外,应该还有一门神功的影子。
  
  你们三人能够御使魔念,凭借的应该也是这门神通的意境。
  
  有情而忘情……唔,难道,这便是‘忘情天书’?”
  
  听到这番话,“三天”皆是叹服不语。
  
  徐行猜的的确不错,他们三人之所以能够通过“金刚伏魔圈”来驾驭魔念,令自己在短时间内不受杀气侵染,正是凭借了“忘情天书”的“忘情”意境。
  
  当初,燕狂徒、萧秋水前来闯山之时,所遇这最大阻碍,便是“怀抱五老”的“怀抱天下”。
  
  这门武功号称“天下万御”,乃少林正宗禅功中,最为艰深也威力最大的一项。
  
  只剩三成功力不到的燕狂徒,面对“怀抱天下”也是束手无策,虽未被击倒,却仍是被击退。
  
  最后,还是萧秋水出手,施展出“忘情天书”十五决中最强的一式“天意”,才接下“怀抱五老”结合少林武当绝学,创出来的“怀抱天下”变式,“五瓣成莲”。
  
  那一战,“三天”正是亲历者。
  
  他们也是通过这一战,捕捉到了“忘情天书”和“怀抱天下”的些许精髓。
  
  此后数十年间,三人在“怀抱五老”的教导下,对这两门神功感悟甚深,又被师兄“天绝僧”传授了“屏风四扇门大法”的部分精要。
  
  结合了这三门神功大法的真意,三人才最终练成震惊俗世的“金刚伏魔圈”,有了“释迦摩尼之惊叹”的威名。
  
  这一次,不只是天象,就连性烈如天斗、深沉如天元,也被徐行的见识和洞察力给深深折服。
  
  三人对视一眼,齐齐合掌,叹道:
  
  “英雄出少年,以徐掌门的年岁和能为,实已不在当年的萧大侠之下,有您这般人物,真乃天下正道之福。”
  
  被彻底折服的不只是“三天”,还有其余观战的那六十多名少林高僧。
  
  他们虽然体悟不到“金刚伏魔圈”的精妙之处,却完全看得出来徐行破阵之时的轻松写意。
  
  天下武功里,最可怕的招式,不是让你看不到、接不住的,而是哪怕明明白白摆在眼前,可任你如何看,也看不分明的。
  
  徐行的手段在少林中人眼中,便属此类。
  
  面对这样一个强敌,少林寺众僧就算有再深的底气,也没有寻衅的信心。
  
  更何况,自从徐行打死凌落石后,这位逍遥派掌门的情报便广泛在天下流传。
  
  只有诸如“三天”这种深居简出、潜心武学的老前辈,才不清楚他的底细。
  
  其余和尚们都明白,这位逍遥派掌门,本就是以金刚不坏的横炼体魄著称。
  
  这种纯粹炼体的强者,最是不怕群战,他们就算一拥而上,耗尽了内力,只怕也万难伤到对方。
  
  面对这样的强者,以及他身后那一票强人,哪怕是信念最坚固的玄难、玄寂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已没有可能拦住这群人的去路。
  
  在众僧人眼中,今日之战,徐行可谓是以一己之力,降服了整座少林寺。
  
  凭借这前无古人,后多半也没有来者的彪炳战绩,他完全可以取代“天下第一狂徒”的地位,成为新的“天下第一人”。
  
  不过,在徐行眼中,自己距离征服少林寺,还差了一步。
  
  ——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  
  他也并没有去看天象等人,而是抬起头,看着少林寺大门顶上,挂着的牌匾,昂然道:
  
  “朋友,既然看了这么久,未知有何指教?”
  
  徐行其实在和“三天”激战之时,就已感觉到,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高手,来到了此地,旁观这场战斗。
  
  正因如此,他才会和“三天”纠缠这么长时间,不仅是为了试探“金刚伏魔圈”的威力,也是为了将自己的武学,事先展现出来。
  
  ——你既然要看,我就让你看个够!
  
  徐行的意思,那人自然了解得分明,他只是古怪一笑,感慨道:
  
  “嘿,好个狂妄的小辈!”
  
  一声长啸如万千夜枭齐鸣,响声冲霄而起,声波滚滚荡开,满寺皆闻,方才还升腾不已烟尘碎屑,亦被一扫而空。
  
  站在门前平台的少林寺众僧,以及演武场正中的“三天”皆是神容震动,猛地回头看去。
  
  却见那屹立数百年,从未被人踏破过的巍然山门,竟在一声巨响声中,彻底崩碎成块,轰然倒塌!
  
  大量砖瓦碎屑四溅迸射,在大门彻底垮塌前,一条模糊人影已高高跃起,冲破弥漫烟尘,在空中拉出一条灰色光影,扑向徐行。
  
  以徐行的目力当然看得清楚,那是一个身材枯瘦的老僧。
  
  老僧目露疯狂神色,哈哈大笑道:
  
  “哈哈哈哈哈,既然功夫不差,就先来陪老和尚走上几招!”
  
  大笑声中,他袖袍鼓荡,衣袂之下,血红光焰汹涌成灾,身后更是炸开一个灼红正圆。
  
  老和尚身上流转的光焰,因快绝无伦的身法而扯成一条光轨,原本细小的血色焰光不断膨胀,向两边排开,转眼便化作一团燃烧的火云。
  
  哪怕只是看着此人的身影,在场所有高手,都感觉到一种泰山崩毁、巨浪滔天,宛如天灾临头的恐怖压力。
  
  功力未足者,在这样狂猛的压迫感下,甚至连反抗的勇气都提不起来,鸠摩智等人则是知道难以对抗,干脆闭目凝神,谨守本心。
  
  哪怕是“三天”,张三爸、乔峰、巫行云这样的绝顶强者,都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,甚至将自己一身内力提至巅峰,以作抵御。
  
  “三天”同气连枝,虽然受创,心意相通的本能不变,内力流转成一股,再次结成“金刚伏魔圈”。
  
  天象看着那道身影,目露不可思议的神色。
  
  ——连天绝师兄都被惊动了?!
  
  张三爸脚步一挪,身形一转,“反反神功”催发到极致,袖袍鼓荡,炸开雷鸣般的响声。
  
  轰然一声,乔峰身上炸开灿金色光焰,怒发冲冠,飘扬散开,瞳孔碧绿。
  
  巫行云宫装飘荡,霜冷劲气激荡,将周身三尺冻结成一片冰晶世界。
  
  可这足以慑服天下九成九武者的狂猛气势、强悍内力,甚至都不配让这老僧看上一眼。
  
  他如今目之所及、心之所向,唯有徐行一人!
  
  徐行来到这个北宋江湖,也已经过数次大战,可还没有哪一个人,一出手,就能带给他如此强烈的压迫感。
  
  自练成“真形法体”以来,徐行所面对过的所有敌人中,只有开启四门的凌落石,能让他感到一丝兴奋。
  
  但这一星半点的兴奋,还不足以让徐行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。
  
  只因凌落石此人,根本无法驾驭“第四扇门”的功力,反被武功所控。
  
  对这样的凌落石,徐行是失望也叹息。
  
  他本是个热爱战斗、渴望挑战的武道狂热者,但是举目一望,这个世界,竟已没有多少人能够给他足够的刺激。
  
  以至于,徐行面对巫行云、“三天”这种层次的对手时,为了见识对方的武学精义,竟然要自缚手脚。
  
  这样的战斗,固然也能收获难得的武道感悟,从他们的武学中触类旁通,但终究不够爽利,更难以尽兴。
  
  徐行有时也忍不住怀疑,除了那不知去向的四大巅峰强者,这世界上,到底还有没有高手,够资格和他酣畅淋漓的一战?!
  
  现在,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。
  
  眼前这个老僧,就是这样的高手!
  
  看着那疯疯癫癫,直冲而来的老和尚,徐行身形猛然涨大,显出十尺战躯,同样放声大笑。
  
  笑声滚滚,一浪高过一浪,一波强胜一波,将本就破碎不堪,遍地狼藉的演武场犁过一遍,立时掀起一股浓郁烟尘,潮水般席卷而去。
  
  听在众人耳中,更是莫名有股灼然之气,从胸腹中生出,声波激荡全身,搅得自家血水翻腾卷动,筋骨震荡齐鸣,就连内力也难以自控。
  
  “来得好!!!!!”
  
  两人一碰撞,大笑声、高呼声,被更大的爆炸声给彻底压盖。
  
  如果说刚刚徐行与“三天”对拼之时的声势,要震得山摇地动,那这一下,就是山崩地裂!
  
  整座演武场都像是被千百道霹雳击中,并且这股雷霆震劲并未消散,而是在演武场中再次爆炸,蔓延开去,仿佛将整座山头都震动起来。
  
  这种震颤无远弗届地传开,每一个踩在地面上的高手,都有种天旋地转之感,功力不足者当即栽倒在地,像是一群滴溜溜的葫芦,四处乱滚。
  
  哪怕是一流高手,也是站立不稳,心头猛地跳动,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大恐怖。
  
  下一刹那,在他们眼中,出现了一幕奇景。
  
  ——山,塌了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